
海报新闻记者 孙靓 济南报道贵盈配资
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0月17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妇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山东妇女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83.4岁,妇幼健康核心指标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生占比超过半数,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稳定在45%左右;全省13市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数量冠绝全国;“春蕾计划”近两年募资额高居全国榜首……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刚刚过去的“十四五”时期,山东妇女事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当被问及“山东省‘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在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时,山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孙丰华用“三个更加”概括了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事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可感可及、妇女“半边天”作用在各领域更加充分展现。
这份作用,首先体现在顶层的制度设计与坚实的政策保障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得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从理念全面融入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实践。《山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等法规的颁布实施,特别是全国首个由省人大发文的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建立,从源头上为妇女权益保驾护航。
环境的优化贵盈配资,最终要转化为人民实实在在的福祉。当目光投向具体领域,变化触手可及。“山东全省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妇幼健康核心指标逐年下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础教育阶段性别差距基本消除,普通本专科、研究生在校生中女生比例分别达50.1%、53.1%;普惠共享的社会保障让妇女参与发展更有底气。”孙丰华表示,妇女的身影在各行各业绽放光彩,全省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保持在45%左右,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占比五年提升6.3个百分点。从物流之都临沂占比超65%的“带货女主播”,到省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比例的稳步提升,再到基层治理中村委会、居委会女性成员的身影,以及48万名基层妇联执委和巾帼志愿者的默默奉献,用爱心和奉献书写着巾帼不让须眉的亮丽风采。
科技创新浪潮中,“半边天”的力量如何进一步释放?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山东省女科技工作者规模总量持续扩大,第四次山东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显示,全省女科技工作者总量约为200万人,占比32.22%。
山东省妇联副主席王洪霞说道,2021年,省妇联联合八部门出台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十条意见,设立生育后科研回归基金,放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年龄,允许孕哺期科研项目延期结题,在人才评选与职称评聘中实施女性专项支持。这些暖心举措在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落地见效,“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人才计划中女性申报年龄普遍放宽两岁,惠及大批女科技工作者。
此外,通过强化示范引领、成立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搭建“科技创新巾帼会客厅”等全链条转化服务平台,以及开展1500余场“巾帼科技助农兴农直通车”活动,有效激发了女性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让梁建英、吉兴香、张海霞等杰出女性成为引领风尚的标杆。
民生无小事,作为妇女群众的 “娘家人”,山东妇联始终守初心、办实事,把关爱送到妇女儿童心坎上。
在维权服务方面,市县妇联全部入驻综治中心,6.7 万名妇联 “法律明白人” 扎根基层,常态化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女性心理健康呵护行动覆盖 41 万人次;在健康保障上,适龄女孩 HPV 疫苗免费接种、低收入适龄妇女 “两癌” 保险项目纳入省级重点民生实事,“两癌” 免费检查从农村适龄妇女拓展至农村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年均筛查 260 万人左右,累计救助 “两癌” 妇女 6750 人、为 52.7 万人次低收入适龄妇女购买保险,有效降低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在儿童关爱领域,13 市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数量全国第一,万余个儿童友好社区、学校、医院等试点单元遍布城乡,5.2 万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 5 万名留守困境儿童,“齐鲁润春蕾” 公益项目募集资金 7000 余万元资助 3 万余名春蕾女童,近期启动的 “暖心发屋” 项目更通过技能培训、资金扶持,帮助农村妇女 “家门口就业”,解决老人儿童理发难题,让民生温度温暖每一个角落。
配查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